当前位置:

新华社:极端球迷宣扬对立,英德西禁令威慑。

来源:24直播网

在不久前的中超联赛第17轮比赛中,天津津门虎主场与成都蓉城的比赛场面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较量,更是一场文明观赛的考验。

比赛当日,部分天津球迷对成都蓉城队球员进行了不恰当的侮辱和谩骂,甚至有领喊人员使用扩音器对球员家人进行侮辱。这种极端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和网络安全隐患。此情此景,令人痛心。

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走过30余年的历程,然而赛场不文明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成为困扰体育界的一大难题。少数观众以“激情”为名,行“暴力”“侮辱”之实,不仅伤害了球员的感情,更破坏了职业联赛的秩序。

天津市足球运动协会和公安局滨海分局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表示将坚决打击一切挑衅、辱骂等行为,捍卫公平竞赛、互相尊重的体育价值。不止于此,中超联赛其他城市也时有发生类似的不文明观赛行为,如河南队与成都蓉城队的比赛中,部分成都球迷在体育场周边公共设施上张贴侮辱性贴纸,并在赛后网络平台上引发了更为激烈的骂战。

这种扭曲的观赛风气不仅败坏了球迷群体的整体形象,更玷污了足球运动本身的纯粹性。球员不仅要面对赛场上的压力,有时还要承受来自网络暴力的持续攻击。一些极端球迷利用“私密号”“小白号”等隐蔽手段,对球员及其家人的社媒账号进行肆意诅咒和辱骂,给球员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多位足球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这种极端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必须通过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执法机制来杜绝此类问题。他们建议制定专门针对极端球迷或体育赛事观众的法律法规,细化违法行为的种类、等级及对应惩戒措施。同时,应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体育场黑名单”系统,实现“一处违规,全国禁入”。

此外,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净化互联网负面舆论的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与舆情预警,引导网民理性交流,避免成为球迷相互谩骂和对立的“主战场”。

在借鉴欧美成熟球迷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我们也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避免盲目模仿。英国、德国、西班牙等职业足球发展较早的国家早已将球迷极端行为问题上升至公共安全范畴。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净化赛场环境、保护球迷文明观赛的正当权利、捍卫公平竞赛、互相尊重的体育价值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观赛环境,让体育赛事成为传递正能量、展示体育精神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