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奕博签约受阻,双重身份成疑,新季或缺席。

来源:24直播网

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浙江稠州男篮的王奕博面临转会难题。其队中顶薪合约已满,而青岛男篮为他开出了一份总价高达1800万的三年合约。然而,王奕博的转会之路并不顺畅。

王奕博的双重身份成为转会的绊脚石。他既是浙江男篮的职业球员,又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在编人员。按照CBA现行规定,他的转会需要俱乐部和体育局双方开具的注销证明。然而,由于王奕博的所属俱乐部和体育局在利益上存在纠葛,使得他的转会陷入僵局。

王奕博与浙江男篮的B类合同到期后,上赛季他场均贡献5.7分和3.0次助攻。虽然浙江男篮提供了C类续约合同,但青岛男篮的D类报价合同显然更具吸引力。鉴于浙江男篮的三个顶薪名额已满,他们确实无法匹配青岛男篮的报价。如今,王奕博已坐在了青岛男篮的替补席上,转会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问题远不止如此。王奕博的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转会过程变得异常复杂。他不仅需要浙江稠州男篮俱乐部的同意,还需要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其开具注销在编人员的证明。由于浙江稠州男篮俱乐部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利益上存在牵扯,双方在为王奕博开具注销证明时产生了分歧。

据了解,王奕博已经向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提交了辞职报告,但辞职申请需要走审批流程,而能否在8月31日CBA新赛季注册截止日前获得批准还是未知数。如果王奕博无法在截止日前获得自由身,他可能会错过新赛季的注册,从而无法出战。

此事不仅涉及王奕博个人的前途,也牵动了整个CBA的职业化改革进程。CBA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地方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球员转会时必须优先确保地方体育局的利益。然而,随着职业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传统的培养和注册机制已逐渐无法适应职业联赛的需求。

目前,中国篮球界正处在传统青训模式向体教融合模式转轨的阶段。部分CBA球员仍是各地体育局花费心血培养的在编人员,地方体育局自然不愿轻易同意这些球员转会。而当地方体育局拥有俱乐部股权时,更是难以同意球员转会。因此,王奕博的转会事件可能会成为中国篮球运动员双重注册制度变革的一个里程碑案例。

此事已经引起中国篮协的关注。他们正考虑如何平衡球员个人权益、地方体育局利益以及CBA联赛职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媒体人付政浩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篮协如何裁决此案将对中国篮球运动员的转会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看,王奕博的转会事件暴露了中国体育运动员培养和注册机制的深层矛盾。未来,只有当体教融合全面推广,所有球员都不再是传统青训球员时,这种双重注册身份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那时,CBA球员才能更加自由地转会,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